当前时间:
  学校主页 文明建设首页 文明建设 道德讲堂 校园风采 志愿服务 道德讲堂视频  
  当前位置: 文明建设首页 >> 文明建设 >> 正文
  今天是:
 
  三明职业技术学院创建第十三届(2015—2017)省级文明学校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16-04-27   浏览次数:
 
     
 

一、创建目标

巩固第十二届省级文明学校的创建成果,与时俱进,求实创新,进一步夯实基础,提升创建工作水平,确保顺利通过新一轮创建评审,使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上新台阶,实现校园环境和学校精神风貌的明显转变;实现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显著提高;实现学校细致有效管理,教职工队伍整体优良,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助力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创建。

二、创建思路

一是原有的特色、亮点进一步夯实、提升,让特色更特,亮点更亮。有创新,有突破。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继续着力,299绿化工程、文化广场、“五四三”特色地方文化持续深化,道德论坛形成一定影响力,新媒体、志愿服务等品牌建设得到提升,共享校园找到新的突破口等;二是找准新抓手,打造新特色,新亮点。

(一) 改进工作方法,构建“大思政”教书育人新格局

成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大思政”工作机制。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一是将课程中交叉、重复的内容进行精简、归类、合并,调整课堂教学课时,增加实践教学活动课时;二是根据教学计划和任务要求,从本校师资和三明的条件出发,科学设计新的教学专题;三是专任教师与聘任教师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尤其是要注重发挥校外――市党政机关、钢铁厂、博物馆等方面领导、专家和有研究的实际工作者的优势,聘请“客座教授”或“特聘教师”。建立新思想、新理念、新思维,大力推动课堂外、社会性的实践教学。

(二)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打造电商平台

借助目前互联网+的热潮,打造电商平台方式切入,建立一所专注新商业、文创、金融并集合O2O模式产(业)、学(术)、创(业)、投(融)服务一体化的创新经营业态实验基地。本着立足三明独有的农、林、旅游产业生态资源,依托我校独立的创业人才培养队伍和项目孵化,结合本地新型商业实体创新经营和渠道辐射,借势“两创”,借力“互联网+”,跨教学、创投、孵化三位领域,服务三农,服务大学生创业,服务传统实体商户和小微企业的一体化服务,打造出最佳本地生态资源,最具互联网精神,最富智能的创新创业空间。

(三)打造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现图书资源共建共享

作为三明人自己的高校,努力发挥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职能,积极投入三明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热潮,与省、市图书馆在合作创建过程中,逐渐实现图书资源的通借通还,电子资源的共建共享。开展资源联合采购,通过合作形式增强购买力,以降低资源购置成本,合理配置本市的公共信息资源;实行文献联合编目,建立三明市公共文献信息联合目录,提供网上检索;开展馆际互借,实现两个图书馆之间文献信息资源的互动;实施“一卡通用、通借通还”制度,读者可凭两馆借书证在任何一所图书馆借阅文献资料;联合组织读书活动,实现活动资源共享,共同创造全民参与的社会阅读氛围;合作开展参考咨询服务,聚集两馆的信息资源和馆员的智慧为读者解决疑难问题;创建自动化服务公共平台,实现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创建节约型公共示范单位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总书记“三爱三节”指示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节约能源法》、《公共机构节能条例》,扎实开展“三爱三节”活动,努力建设节约型校园,巩固省级节约型公共示范单位成果,积极争创国家级节约型公共示范单位。将建设节约型校园纳入日常工作内容,加强考核,工作成效与年度考核挂钩。开展“文明餐桌” 、“舌尖上的浪费”等行动,积极营造节约资源的良好氛围,形成建设节约型校园长效机制,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五)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学校影响力

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和改进学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外宣工作,加强学校发展成果整理,围绕学校重点工作做好高端媒体的宣传工作。拓展宣传阵地,用好学校官方微博和微信。挖掘校园新闻亮点,提升学校新闻宣传层次。加强宣传和信息员队伍建设,加强学校门户网站建设,提升学校整体形象。严格课堂、报告会、讲座、论坛等宣传阵地管理,加强校园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介管理,重视网络舆情监控和研判,准确把握舆论热点和舆论倾向,加强正面引导,做好对学生的宣传和教育。

 
     
 
中共三明市委文明办关于2017年广泛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明文明办〔2017〕8号)
三明职业技术学院创建第十三届省级文明学校责任书
 
[打印]   [关闭本窗口]

 

 
电话:0598-8282382    传真:0598-8282710  
E-mail:smykzywmjs@163.com  邮编:365000
三明职业技术学院版权所有© 2010保留所有权利
建议浏览环境:IE10.0以上版本,1280×960分辨率或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