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校园新闻 >> 正文
 
今天是:
 
讲三明故事 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校园 ——三明职业技术学院文化校园建设纪实
 
     
 
发布时间:2017-07-02        访问次数:524

讲三明故事 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校园

——三明职业技术学院文化校园建设纪实

近日,省教育厅公布了2015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结果,我院申报的《传承弘扬优秀地方文化 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校园》获三等奖。

大学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才,同时肩负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而文化建设是学校的顶层建设,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的源动力,是学校的灵魂和根基。三明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新办的地方高职院校,建院甫始,就把“以教育人、以文化人,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校园”作为立院之本,特别是以创建第十二届省级文明学校为契机,明确提出“弘扬三明优秀精神文化,努力把学院打造成‘五讲四美三热爱’传承基地,青年学子放飞青春梦想的平台高地”的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融合本土优秀精神文化,探索和实践建设特色鲜明的高职文化校园,培养“知三明、爱三明、建设三明”的本土化人才,办三明人民满意的大学之路。

三明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是闽学之源,是中央苏区、红色摇篮,是客家祖地,是共产党人亲手缔造的新兴工业移民城市,是“五讲四美三热爱”全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发祥地,也是新时期林业改革——中国林改“小岗村”所在地。这块热土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天然的营养,地方高校传承她、弘扬她,既是责任,更是使命。

学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三明本土化优秀精神文化融合起来,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与特色,精心凝练打磨,找抓手、建平台、搭载体。通过道德讲堂论坛建设、新媒体传播、志愿服务、校园文化活动等青年学生喜闻乐见、广泛参与互动的形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扎实实把校园打造成弘扬道德文明,传承优秀文化,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阵地,城市精神文明的新窗口、新名片,助力三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提升学生爱国爱乡人文素养,推进本土化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讲三明故事,弘扬优秀文化三明地处苏区、老区、山区,要让学生成长为这片红土地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就要用三明灿烂优秀的文明去滋养他们,成为青年学生的文化血脉。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就要让他们读懂三明,体会三明,爱上三明。学院组织力量,编写《三明故事》校本乡土教材宣传册,把三明最具代表性的优秀文化浓缩成《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闽学源流 崇德尚学》、《客家祖地 根系中华》、《中央苏区 红色摇篮》、《工业立市 创业艰难百战多》、《五讲四美三热爱》、《林业改革 探索先锋》、《闽师之源 开启高职教育新篇章》八个篇章,提炼成闽学文化、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创业文化、移民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核心内容,从新生入学起,通过主题班会、文化沙龙、阅读宣讲等形式,建立对三明的感情,激发他们做一个文明出彩的三明人。

建平台载体,校园处处皆育人。学院倾力打造浓厚的育人环境,让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三明文化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校园中。建成了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明故事三处文化墙,特别是《三明故事》文化墙成为校园一道靓丽风景,也成为三明文明城创建的新景观,师生、市民交口称赞,《三明日报》进行了报道。学院广泛征集全院师生对校园道路、建筑物命名的意见建议,凝聚全院智慧,形成广泛共识:校园主干道命名“五四三大道”,寓意传承弘扬“五讲四美三热爱”精神;北门大道命名“三0一大道”,纪念毛泽东《如梦令·元旦》光辉诗篇1930年1月诞生;主教学楼分别命名“朱熹楼”“杨时楼”“从彦楼”及朱子广场,以纪念闽学先贤;学生公寓命名“梦圆”“家园”寓意中国梦、客家园等,校园里充满了浓浓的三明文化氛围,地方特色日益彰显。

融入企业文化、创业文化,体现职教本质。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更是职业教育。企业文化、创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是我院文化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特色。三明是共产党人亲手缔造的工业城市,在工业建设、城市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自力更生、百折不饶”的当代愚公精神;四面八方奔赴而来的建设者又使三明成为一座移动城市,铸就了“海纳百川、包容天下”的博大胸怀,形成了独特的创业文化、移民文化。这些丰厚文化遗产为学院建设彰显高职特色的文化校园提供了丰富宝藏。学院通过带领学生下工厂、进园区、参观博览馆、请专家开讲座等形式,让他们了解三明的工业建设史、城市建设史,理解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在教学楼、行政楼等场所墙面与企业合作设置企业文化宣传牌,成为校园独特风景。开设企业家讲坛,请企业家、杰出校友与师生互动,让企业精神融入到学生血脉中。加强校企合作,在大企业、园区建好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就业创业课程建设,着力培养学生忠诚企业、吃苦耐劳、创业竞争、团队合作等企业所需的品质,密切学生与企业社会的联系,培养他们优秀的职业精神。

着力道德宣讲活动,打造志愿服务品牌。三明是“五讲四美三热爱”精神文明建设发祥地,处处绽放着绚丽的精神文明之花,“三明现象”曾经全国热议。院党委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三明人民的高校要主动高举精神文明这面旗帜,赋予时代新内容,培养好大批高素质的建设者接班人。学院把道德讲堂建设作为抓手,全员参与,精心策划,选准主题,以人文和科学精神浸润校园,辐射社会,建成育人高地。已经举办了18期道德讲堂、论坛活动,质量越来越高,深受师生好评,并被市委文明委高度评价。知行合一,素质养成还重在行动。学院每年3月开展“文明礼貌月”和学雷锋活动,组织大批同学在节假日上街道、进社区为民服务,十年如一日,受到市民的交口称赞,树立了学院和当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

学院将弘扬志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作为三明精神的新发展。青年志愿者成为品牌工程,志愿者服务队成为三明市志愿者活动的一面旗帜,注册志愿者占全院学生95%以上。省、市重大活动和赛事的志愿者工作学生参与率达96.5%,省第七届农运会,第七、八、九届海峡西岸林博会、第25届世客会、省高职志愿校技能赛等都以我院志愿者为主力军。我院志愿和分会被市文明委授予“学雷锋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洗涤了学生心灵、收获了快乐和成就感,也给三明这座文明城增添了一份美丽,成为校园文化的新风景。

着力新媒体传播,打造开放式校园。打造网络育人新平台,用先进文化占领校园网络重要育人阵地,传播网络文明、传播正能量,是新时期文化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学院以大思政工作思路,着力推进新媒体建设,组建新媒体工作站,给予经费、人员、政策保障,开通了院、系、班三级微信、微博平台,校园师生全覆盖。把学院动态、中华经典、三明优秀文化作为主要内容,不断挖掘内涵,增进与学生互动,增强学生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新媒体、网络文化文明传播成为新亮点、新品牌。

人民大学人民建,建好大学更好服务人民。通过三期校园建设、校园整治工程、美丽校园工程的实施,一所三明人民的美丽新校园已基本形成。为回馈三明人民的厚爱,让更多群众感受大学校园文化、接受校园文明的熏陶,校园实行开放式管理与全体市民共建共享,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运动、休闲、市民、大学生和谐相处,随着三明城市绿道的建成,学院更成为一道新景观,文明城市的一个新窗口、一张新名片。

经过几年的努力,学院校园文化愈来愈浓郁,一所充满地方文化气息,体现高职特色的文化校园正在形成。党委提出的“打造‘五讲四美三热爱’传承基地,青年学子放飞青春梦想的平台高地”的目标正逐步实现。

文化的洗礼、文明的滋养,全院师生文明素质、文化修养不断提升,文明习惯逐渐养成,一个风清气正、文明和谐的美丽校园已经展现。在创建第十二届省级文明学校中,初评和总评专家组对学院以三明优秀文化为核心,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思路和成果,对学院师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给予高度评价,学院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单位”,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学校”称号。(创建工作指挥部)

关闭

 
     
 
[打印]   [关闭本窗口]
 
建议1680×1050分辨率或更高,IE10.0以上内核的浏览器浏览本站点
联系电话:0598-8282382(办公室) 0598-8282672(招生办) 0598-8282395(成教)
地址: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高岩路6号 邮编:365000 电子邮件:smzybgs@126.com  闽ICP备17016895号  闽公安备:35040202000200